因此,聪明的人士懂得,理财的宗旨不只是纯粹的赚钱,手段当然也不仅限于各种开辟财源的方式。会赚钱之余,懂得如何花钱更是重要的一环。怎么才能做到“会花钱”呢?
(1)编写预算
编制预算应视为个人日常生活计划的一环,比如年内大型休闲旅游计划或一周内购物金额,花费多少都与你的生活计划和质量有关。
预算的编制也应注重实际可行性和弹性;比方说,如果每天三餐中固定一餐必须在外头吃,买一盒七、八元的盒饭或上一趟小馆子,或吃一顿西式快餐,就有很大差别。但是也不宜把预算定得死死的,万一同事、朋友起哄要你请客,或者是碰到好朋友生日,你临时想起,超支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预算应有某种程度的弹性。
其次,预算的编制也要注意意外的开销。例如医药费,或好朋友临时资金,虽然金额大小难定,但应在能力范围内列入意外开销,以免到了月底捉襟见肘。
除了个人的预算之外,如果你是一家之主,整个家庭的预算也应有所计划。通常整个家庭的预算以年、月为单位编制比较合适,不必太细碎繁琐。
预算虽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地被执行,毕竟预算不是用来绑死你的钱包的工具;但是预算订了,并不表示已经达到节流。计划性消费的目的,如果你每个月花费超过或低于预算的20%至30%,就应该仔细评估一下你的预算是否编制得太宽松或太紧凑,逐步修正。
当然,修正预算不能成为你恣意消费的借口,否则就达不到预算的节流功能了。
(2)准确记账
每日记账才能落实预算的编制。不论平时家居或出门旅游,都不能忽略记账的重要性。有账目可查,预算才可能有效控制。
编制预算只是“节流”的构想,执行是否彻底应从每日、每月的记账本上自我检查。编了预算,势必要按实情记账,否则预算只是白编。记账的方式毋庸赘言,市面上出现的记账薄的样式有很多种类,大小都有;主要内容不外乎收入、支出、项目、金额、总计等五大要项。
另外一种简便的记账方式是保存购物的收据、发票以及一些其他的购物凭证。除了搭车、上小饭馆等外,大部分商店都会把收据、发票给顾客,许多人习惯随手丢弃、或只是用来对奖,其实发票计账最为省事方便。只是发票上通常只有金额,而没有项目,如来你要详细记账,分类标明支出,就必须另外整理。
(3)把钱花到“刀刃”上
谁都愿意少花钱多办事。花费同样多的钱,如果设计得当,就可以获得额外收益。额外收益越多,钱当然花得越值。
把钱花到点子上,就要注意几个效益。
①边缘效益。人们消费每一单位商品时,所带来的效用或满足感是不同的。比如,一个人吃蛋糕,吃第一块时感觉到香甜可口,心里特别满足;吃第二块时也感到不错;但吃第三块时可能就饱了,不想再吃了。因此,在进行消费决策时,应把几块蛋糕的开支分散到其他需求上去。比如,吃两块蛋糕,再看一场电影,买一本杂志等。花钱差不多,但效用大大提高。
②要讲求感情效益。同样是添置衣物,倘若做父母的能在孩子上学前或生日时,带着孩子一同去选购,那么买回来的就不单是一两样实用的东西,同时也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同样的,夫妻在添置家用设备时,若能考虑对方的要求,将对双方感情有极大促进作用。比如,买烟灰缸,女主人就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买,要考虑丈夫用起来是不是方便,丈夫是不是喜欢。夫妻一方外出时,若能惦记着对方的爱好,给对方买回来一些需要或喜欢的纪念品,就会把一次普通的花钱过程变成一次爱的体验,使对方每接触这件物品时,就会睹物思情,引起美好回忆。同理,如果夫妻双方都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那么,不仅使双方老人老有所养,同时也能在夫妻爱的天平上放上一颗重重的砝码。否则,互不关心对方老人,甚至抱怨、提防对方为父母多寄了钱,结果花了钱还怄气。
③要注意时间效益。在生活中,有时你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为了学外语,你想买一台某某牌的收录机,可是一时买不到,等过了很久好不容易买到时,已经耽误了相当长一段学习的时间。或者,一位亲友病重想吃某种新上市的水果,你为了省钱,想再过几天再买。不料,病人竟在你等待水果降价期间,与世长辞了。这样的事,可能会给你带来终生的遗憾。虽然想省点钱,结果却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所以,该花的钱别犹豫,这也是把钱花在点子上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