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喳,大清国放心!”
瑞王走后,慈禧心烦,又想抽烟了。一直在外间等候的吟儿走进,捧起茶几上的水烟 袋,将她事先装好烟丝的烟壶放在水烟袋上,将烟嘴递到慈禧嘴边。慈禧靠在红木雕花椅上 慢悠悠地吸着烟,两眼望着窗外,沉浸在一片沉思中。
初冬的太阳落在大窗榻上,映得满屋一片暖黄。
吟儿手托水烟袋跪在地下,瞅着老太后的侧影。窗上明晃晃的太阳照着她的脸,脸上显 出不寻常的凝重,下巴不停地颤动,像在对自己说话,又像在念经,只是没有声音而已。年 过六十的老人,满头几乎不见自发,有人说她保养得好,有人说梳头太监见了白发就替她拔 了,不论什么情况,到了这种年纪能有这一头乌黑的头发却是少见的。
老人垂着双眼,似乎在想心事。尽管她在这儿天天有人侍候,有人陪着她说话,皇上、 皇后和其他小主子,还有许多王爷不时来看她,不知为什么,吟儿仍然觉得她非常孤独。她 想起自己祖母,祖母老时,常常像太后这样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儿,瞅着窗榻上的太阳,嘴 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一袋烟说没就没了。吟儿想问慈禧要不要再装一袋,见她垂着眼睫毛,似乎在想很深的 心思,想问又不敢问。她轻轻缩回手上托着的水烟袋,轻手轻脚地装上另一只烟壶,随时准 备着。这时她突然听见一阵轻微的鼾声。她慌忙抬起头,发现慈禧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光绪早朝之后回到养心殿,一路走迸东书房,心烦意乱地站在书案边,随手抓起一卷线 装书,没看几行再也无心看下去,想起早朝时,瑞王、恭亲王和倭仁等军机处几位大臣当着 他的面,居然不同意将康有为调人兵部,他气便不打一处来。
这些人好像事前商量过,不同意的理由全一个样,理由是此人从未带过兵,而且对他上 皇帝书中提到革新祖制,推行新政的许多观点一一加以批驳,一致认为此人不宜重用。光绪 情急之下,亮出了慈禧,说太后已经恩准此事。没想到这儿位部阁大臣居然说现在是皇上亲 政,慈禧不再垂帘听政,因此她的话只能代表她个人,不能成为至高无上的圣旨。当时除了 他的老师,大学士翁同和之外,几乎一致反对,因此这件事再也议不下去了。
养心殿宫监督领侍,太监王商走进东书房,低声对光绪说:“皇上!珍主子应召来 了。”
“快快,快请她进来。”光绪心里正说不出的烦躁,一听珍妃来了,他顿时像遇见救 星,激动地放下书,亲自向门边迎去。
“皇上有请珍主子!”王商走到门边掀起门帘,随着“皇上”那一声亲切的声音,珍妃 已经出现在他眼前。
珍妃穿着长袍,外罩一件深色坎肩,头上戴着瓜皮帽,背后甩着一根长长的辫子,严然 是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扮相,按大清国祖宗规矩,为了让皇上安心朝政,不让女子干预政 务,所以尽管皇帝为一国之尊,为所欲为,但白天却不许召皇妃、贵人进殿侍候。后来风流 倜傥的乾隆爷为了白天能和爱妃一起厮守,让爱妃们女扮男装来陪他。从此大清国的皇上开 了这一先例,白天召见后妃一律按此例,并为这起了个雅号,叫“陪读”,那意思是为了帮 助皇上阅读臣子的奏本,也算是干正事吧。
珍妃正是按此例女扮男装大白天来这儿陪光绪的。她步履轻盈地走进,朝着光绪生动地 一笑。“皇上”她正要下跪请安时,光绪慌忙抢上前,双手将她拉起。
“爱妃免礼!爱妃免礼!”他捉住她双手,动情地望着她说,“珍儿这一身男装大漂亮 了。”
“难道皇上不喜欢我一身女儿装?”
“喜欢喜欢,当然喜欢。”光绪连声他说,心情大好,刚才的沮丧去了一大半,“只要 是你,不论穿什么,无论怎么样打扮,朕都喜欢!”
王商让宫女上了茶,然后知趣地退出东书房。下人一走,光绪便忍不住跟珍妃说了今儿 早朝发生的事。
“你听听,你听听,他们竟敢说太后的话不作数儿……这还了得?这些人胆子也太大 了!连太后也不放在眼里。”当别人面,光绪从不称慈禧为亲爸爸,至多叫皇阿爸或皇太 后,在珍妃面前索性称呼她太后。
“皇上!”珍妃听光绪说了早朝情况,心里立即明白了一大半,“你仔细想想,他们哪 儿是不把太后放在眼里,是不把你放在眼里啊!”
“太后明明亲口答应了,你不是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