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问清了具体方向,牵着马儿准备上路。慈禧看他一眼,叫他等等:
“壮士!您就忍心把我扔在这儿?”
“这位壮士,请您一定把元大奶奶带上,她上了年纪,身子骨也不那么硬朗… ”李莲 英帮慈禧向荣庆求情,并说他们认识皇上车队,一直往北就能追上皇上他们。
荣庆犹豫片刻,终于点点头,将冒充元大太大的慈禧扶上马背,牵着马儿一路往北走 去。李莲英千谢万谢,一瘸一拐地跟在马屁股后面。
眼看着天近傍午,太阳偏西,至多二三个小时太阳就落山了,荣庆等人仍然没追上皇上 的车队。慈禧和李莲英从一大早离开宫里,就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又空着肚子走到现在, 嘴里渴不说,肚皮也饿得前胸贴后胸。特别李莲英,也是五十岁的人,不像荣庆年轻,大热 天地跟在马屁股后面跑了十几里地,早就累得头昏眼花,几次想开口求荣庆在路边歇会儿, 想到慈禧路上的安全,话到嘴边又忍回去。
荣庆心里急得不行,问李莲英皇上的车队到底在前面还是在后面,方向错没错。他这一 问将李莲英问住。李莲英和慈禧互相看一眼,谁都说不清。李莲英发现路边地里有个草棚, 立即提出先歇会儿,他实在走不动了。慈禧也帮李莲英劝荣庆,荣庆见李莲英一脸的蜡黄, 走路都打颤,再说他自己也觉得饿了,立即同意在这儿歇一会儿。
荣庆将马儿系在路边草坡上,让它啃一会儿青草,然后领着慈禧和李莲英钻进草棚,这 是当地农民用来看秋的。地里种的是棉花,棉花刚刚绽开棉苞,离熟了还有半个月,所以看 秋的人还没住进来。
李莲英是农民出身,对这种地边的草棚很熟悉,很快便在小凉席边找出几只瓦罐,里头 分别装着一些白米和咸菜头。李莲英找到一只空瓦罐,领着荣庆在水塘里舀了满满一罐清 水,又在地里找了一些干柴草。回到草棚,李莲英便蹲在几块泥砖搭起的锅灶里点了火,然 后将水倒进那只缺口的破铁锅里,煮了一锅粥。
李莲英掀开锅盖,四下顿时溢出一股香味儿。荣庆和慈禧等三人也顾不得许多,用那脏 兮兮的粗瓷碗盛了粥,就着咸莱头,吃得津津有味。
一天的辛苦,空空的肚子突然塞进这么多汤汤水水,人突然变得困顿,一个个坐在地下 脑壳发涨,眼皮子发涩。荣庆眨巴着眼皮子,没话找话地跟慈禧和李莲英聊起天来。
他们一块儿走了十几里路,吃了一锅粥,却没在一块儿说过几句话,谁也摸不准谁的 底,因此这说话儿就很有学问了。李莲英尽量不说或少说,由慈禧唱主角。慈禧说话很谨 慎,沾到宫中的事儿特别小心。说了一会儿,荣庆便看出他们是真货,越是真的越是不轻易 露。就在荣庆摸对方底的时候,慈禧也在摸他的底。这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口口声声 提皇上,却很少提皇太后。他是皇上过去的卫侍,还是皇上新党里的人物?
“老太太,宫里打听个人,认识吗?”荣庆放定他俩是真货,忍不住向对方打听起吟 儿。
“主子还是太监?”慈禧反问,一边在琢磨对方的心思。
“她是个宫女。”
“哪个宫的,伺候谁的?”一直坚着耳朵在听他们说话的李莲英插上来问荣庆。
“她伺候过皇太后,后来又伺候珍贵妃。”
慈禧心里一惊,差点没叫出吟儿的名字。要不是看见她脸上惊过一个暗示的眼神,李莲 英差点脱口叫出来。慈禧稳住神,不紧不慢地问荣庆,这位宫女叫什么名字。
“她叫吟儿。”荣庆回答。
“吟儿是你什么人?”慈禧追问,想从中套出一些有用的话。
“是我妹妹。”荣庆犹豫片刻,其实他在向他们打听之前就想好这种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