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呀?”大阿哥根本没拿他当回事,反问光绪是谁。
“皇上!”小回回慌忙走上前向光绪跪下。
“他就是皇上?”大阿哥好奇地问,自他进宫后,这是头一次见到光绪。随同光绪一块 儿来的太监立即上前,对大阿哥说:“还不快跪下。”
“跪就跪。”大阿哥不以为然地跪下。
“王回回,你回话。”光绪显然不愿理睬溥隽。
“回皇上的话,他抢了我帽子!”小回回指着大阿哥手上的帽子。
“朕问你,这个人是谁?”光绪指着溥隽问。
小回回吞屯吐吐,不敢说他是老佛爷立的大阿哥,只说他是王爷家的公子。大阿哥站在 一旁,两眼滴溜溜地瞅着光绪,显然对这位从未见过面的皇上有极大的兴趣。
“哪个王爷家的?你阿妈是谁呀?”光绪瞅着他那天真调皮的神态,忍不住问道。大阿 哥坦率地告诉光绪,他阿玛是端郡王,他名字叫做溥隽。“你怎么会到这里来?”光绪追 问。大阿哥指着小回回,说老佛爷让他到宫里来念书的,并嘻皮笑脸地求光绪,宫里挺好玩 儿的,皇上能不能免了他念书的差事。
光绪一听便愣在那儿,再也没问什么。心中暗想,一定是慈禧觉得一时没办法将他从皇 位上撸下来,所以才将端王家的儿子带进宫中,适当的时机再立为皇储,以便取代自己。
小回回领着大阿哥走后,光绪在太监们的陪同下到了储秀宫。他按规矩给慈禧请了安, 然后在慈禧身边的侧座上落直身子。两人聊了一会儿家常,光绪几次想提他在御花园里碰到 端王家儿子的事,话到嘴边又忍住。他知道,无论什么话题难不倒慈禧,你不说还好,一说 理全在她那儿,因此唯一的办法什么也不说。
其实小回回早就在光绪没到之前,说了皇上见到大阿哥的情况。慈禧一直在等光绪提这 茬事儿,没想对方偏偏不开口。她心想,你不急我不急,等朝廷上下全知道了,你总得开口 问我吧。她天南海北地跟光绪说起不相干的闲话,心里想好了,他不问她就不说。最后还是 光绪沉不住气,犹豫了老半天终于提到端王家儿子事。
光绪一开口,慈禧立即来神了。她说没错儿,这孩子就是不爱念书,他阿玛也管不了 他,“我怕耽误了,让他到上书房,先把书念通了是正经的。”一听慈禧说让端王家儿子到 宫中上书房念书,心中不由得一惊。上书房可是皇太子念书的地方,这不意味着这个小男孩 是来这儿接替他的。
“是啊,就是你小时候念书的地方。”慈禧看出光绪一脸的愕然,轻松地一笑,好像在 说今儿中午吃点什么喝点什么。
“名目呢?”光绪倒吸一口凉气,心里已经全然明白。他在心里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再开 口,忍着忍着,偏偏又忍不住了。
“瞧我这忘性。我还真忘了跟你说了,就叫大阿哥!”因为大清国祖宗留下规矩不让立 皇位继承人。只要皇上本人在,连亲生儿子也不行。慈禧替光绪抱了个儿子,实际上就是皇 位继承人,一时找不到名目,便起了“大阿哥”这么个怪怪的称呼。慈禧一向有这种本事, 那两片巧舌能将那天大的事说得轻描淡写。光绪听后半天不说话,脸色白里透青,嘴巴喃喃 蠕动着,不断重复着大阿哥这个称号。
“王公大臣们一块儿定的,都怨我,想孙子快想出毛病了。没有真的就先弄个假的凑合 着。老太太嘛。”慈禧看得出光绪内心非常愤懑,连哄带骗,像闹着玩似的将这种严肃的朝 廷大事说得圆光水滑。光绪突然明白了,那天她在床边跟他说了一大通有关同治皇上病重之 际,提到他没儿子的遗憾,原来她早就埋了伏笔啊!
祖宗留下几百年的规矩,从来没有皇上在位时立皇储的,即便是皇上的亲儿子也不得违 背这个规矩。光绪本想问问,这难道合祖宗的大法吗?话在嘴边,这回总算忍住了。祖宗几 百年来从没女人过问朝政,她不是照样一次又一次垂帘训政,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前后训了 几十年。想到这儿,他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跟她没什么理可说的,何况他根本不是她的 对手。
“皇爸爸想要抱孙子,一定会有的。”光绪决定不再提立皇储的事,顺着慈禧的意思, 说起了抱孙儿的事。
“哎,你可跟我许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