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日落紫禁城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那倒是。”珍妃无奈地点点头。她在心里将满朝握有兵权的大臣大致想了一遍,正如 光绪所说,这些人中除了袁世凯,几乎全都是慈禧的亲信,“既然这样,皇上就接着往下写 呀!”
“我不知道往下该写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我究竟要袁世凯做些什么!”
“天津阅兵,让他先下手为强,把荣禄抓起来。”珍妃毅然决然地说。
“好,就这么办,让他先下手为强。”光绪思索了一阵,连声说好地抓起笔,正准备落 笔,珍妃又叫住他。
“现在看来,光抓荣禄还不行。老佛爷只要一句话,各路人马还不是乖乖儿听她的。”
“你的意思是?……”光绪盯着珍妃,好像答案在她脸上。
“让袁世凯带兵包围颐和园!”
“这……”面对珍妃的毅然决然,光绪浑身激起一层鸡皮疙瘩,半天没说话。他在心里 思忖,要是他狠心对慈禧下手,将来一定会落下骂名,成为大逆不道的不肖子孙。想起他四 岁进宫,慈禧将他当亲儿子一样带大,包括请老师教他读书,最后让他承继帝位,可以说, 没有慈禧就没有他的今天。
珍妃知道无论什么事,一碰到慈禧他立即软下来。对此她心里既怜悯他,更恨水不成 冰,觉得他这种毫无丈夫气概的懦弱,终究会毁了他。但眼下可是非同寻常时刻,手软不 得,她必须说服他。
“皇上!你一定要狠下心来,你不动手,别人就动手了!”
“珍儿!”光绪内心极为矛盾,双手紧紧抓住珍妃的小手,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声泪俱 下,“为了新政,我可以罢免礼部六堂,我也可以抓起荣禄,我还可以赐瑞王自尽!可要我 对皇太后怎么样,我,我实在做不出啊!珍儿,你想想,大清朝三百多年,入关也历经九代 了,还没有出过一个这样的不肖子孙啊!”
“那也没有出过一个自个儿退位的皇帝!”珍妃断然地说。面对满脸泪痕自责自疚的光 绪,她能理解他的心情,但更多却是一种失望。事态如此严峻,他应该不惜以一切手段力挽 狂涛,无情地镇压他的对手,不该纠缠在自己私情的恩恩怨怨中。她深知他心地善良,秉性 文弱,并且多愁善感。如果他不生在皇家,不身处这个权力宝座的巅峰,他准是个好男人, 一个很有品味很有情趣的人。不幸的是,偏偏他是大清国的皇上,他所承受的压力实在太 大,他那敏感而又脆弱的天性令他无法成为一位铁腕人物。面对眼前的摊牌,珍妃说不出地 担心,隐隐生出一种不祥之感。她并不担心他的对手太强大,而是担心他太软弱。
光绪听了珍妃的话,沮丧地在书桌前的椅子里落下身子,低着头半天不说话,过了好一 阵子,他突然站起,对珍妃说:“爱妃!我连夜去颐和园!我要向皇爸爸说明白。”见珍妃 沉着脸不搭理他,脸上的神色显然不赞成他的做法,便像头狼似的在屋里来回走着。他一边 走,一边不停地搓着双手,嘴里喃喃低语,发出一连串含混不清的声音,像是在自言自语, 又像说给珍妃听,“皇爸爸是明白人,她会帮着我的……一定会的……”
珍妃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想起当年先皇上康熙,十三岁那年便将摄政大臣鳌拜抓起来 杀了,那是何等的气概啊!光绪已经二十七岁了,比当年康熙大一半还多,现在对手还没战 胜他,他自己已经倒下,默望着她心爱的男人,她不知该说什么,即便说了也干事无补。 她心里长叹一声,觉得这都是命。她拼命克制自己,不劝他,让他自己拿主意,作为一国之 君为自己为国家作出他应有的抉择。可是当光绪在她面前站住,执意问她如果他去求慈禧, 对方会不会看在母子之情上帮他一把时,她火了,忍不住以嘲讽的语气说:
“她什么都做得出,就是不会帮你的。她面子上会对你很亲和,说起事儿来一推六二 五,光说拜年话儿。可是,事儿该怎么着,丁点儿变不了!”
“胡说!你……你一向跟皇爸爸有私怨……你对她有成见。”光绪突然挥着双臂又跳又 叫地冲着珍妃发起脾气。
“那好吧,就算臣妾错了。反正这会儿事情已经闹大了,主意还得由皇上拿,臣妾什么 也不说了。”珍妃瞅着脸色铁青的光绪,心里说不出的痛心,就像眼瞅着自己心爱的人,沿 着悬崖往前走,明知他再跨出一步,就会摔得粉身碎骨,而她却无法阻止这一悲剧的发生。
“你说,你说呀!”光绪逼她开口,烦躁地在书房屋里走来走去。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 究竟要她说什么。
“皇上一定要我说,我就说吧。”珍妃伸手理一下耳边的头发,轻轻舒了一口气,稳住 神,尽可能平静他说道,“您当皇上,我当妃子;您当一品大百姓,我就当您的媳妇儿。吃 糠也好,咽菜也好,您就是要了饭,我也在您身边儿。万一皇上成了阶下囚,我陪你坐一辈 子牢,绝无半点怨言。”
珍妃话说得平和,但却非常到位。现在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她都说到了,并且作出 自己的选择,其实,她不仅是向他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在告诫他,面对如此残酷的现 实,你打算怎么办?
第 160/341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