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要把金真度与人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度”给大家呢?
  □“读书得间”是在读书时能够读出书中的“窍”、领会出字里行间的学问来。英文中
toread between the lines,就正是此意。读书要有这种本领,读古书更要有这种本领。硬
读古书不行的。许多用功的人,终身“白首穷经”,可是因为方法不得当,结果只变成“有
脚书橱”。最后事倍功半还算是好的,因为他们经常徒劳无功。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结果
变成老学究,就是一个证明。所谓古书不能不讲求方法的硬读,因为古书中,有许多只是书
生理想,并非社会现象,书生在那儿托古改制,你在这边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又有的古
书中,只是道德法律,也非社会事实,古代的社会事实既有距离,现代的你却盲目相信,你
又上当了。所以读古书,首先要“辨伪”,辨伪以后,就要区分出来什么书是书生理想、什
么书是道德法律、什么书是社会事实。把这些分辨开,再融会贯通、互相印证,才算。‘读
书得问”。“读书得间”以后,从而著述,才算“为往圣继绝学”。否则的话,只是堆砌材
料、暴殄文字而已。
  ■“读书得间”是不是就是要把书读活,把死书读活?这种读活,多读书是否会有帮助?
  □不一定。中国的知识分子读书多的却也不少,但是愈读愈混蛋的,却愈来愈多,这都
是因为读死书的缘故。很多人的基础,根本是“呆子”,后来念几十年的书,变成了“书呆
子”,辛苦半生,如此而已。我从前有位老师叫姚从吾,是辽金元史专家,非常用功,最后
死在书桌上。但是他太笨了,他看书,就好像一只狗熊进到玉米园里,折一根玉米夹在腋窝
下,左摘右丢,弄了一夜,出园时还只是腋窝下那一根。——他们看过的东西随时扔掉了!
所以读书无法使他们头脑变好,反倒变坏。
  ■这样说来,这种人似乎选错了行?
第 5/203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