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要把金真度与人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福建莆田人。
  郑樵十六岁时候,死了父亲。他决定谢绝人事与科举,专心在山中苦读。他对知识界的
流弊,是很轻视的,他说:
  义理之学,尚攻击;辞章之学,务雕搜。耽义理者,则以辞章之士为不过渊源;玩辞章
者,则以义理之士为无文采。要之,辞章虽富如朝霞晚照,徒焜耀人耳目;义理虽深如空谷
寻声,靡所底止。二者殊途而同归,是皆从事于语言之未,而非为实学也。因此,他所从事
的方向,是“实学”的方向。在这种方向里,他订下庞大而周密的写作计划,想继《史记》
之后,完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大书,一部“集天下之书为一书”的大书。他以三十年闭户读书
的基础,最后写出了两百卷的《通志》。
  《通志》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纪传”,就是一般的历史与传记,共一百四十八
卷;第二部分是“二十略”,就是分类记述典章、制度、文化等的沿革演变,起自上古,下
到唐朝,乓五十二卷。“二十略”是郑樵一生功力所在,其中六书略、七音略、谥略、乐略
、校雠略、金石略、昆虫草木略等,尤其是他创造的精华,他的伟大,尽于是矣。


王夫之:《船山遗书》

  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士他是明朝
的举人,在清兵入关后,自己做了明朝的遗民,决计退隐,三十三岁以后就开始“栖伏林谷
,随地托迹”,甚至变姓名为徭人以避世,直到他死去。这是一个孤高耿介的人,是中国知
第 172/203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