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是孔子的学生。
《左传》的特色是把几个国家平均叙述,而不以一个为中心。虽是编年体,但对事件本
末的照应,首尾兼顾,它的可读性,比起“断烂朝报”的《春秋》来,就高得大多了!
公羊高:《公羊传》
古代朝廷的大事,多在春天秋天举行,举行的经过,记下来,就叫《春秋》,所以《春
秋》是实录,也是历史。这种《春秋》,只流传下来一部,就是《鲁春秋》。于是《春秋》
变成专名,说《春秋》,就是指《鲁春秋》。
传说《春秋》是孔子写的,是不对的,《春秋》实际是鲁国史官的作品。这书包括了公
元前八世纪到五世纪内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历史虽用鲁国纪元,记的却是各国的事。它的
用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写史实,一个是写教训。因为原文大简略,所以便有解释原文的书
出现,其中《左传》着重在史实方面,《公羊传》和《谷梁传》着重在书法方面。书法就是
发挥,‘笔则笔,削则削”的褒贬力量,笔是写出来,削是不写出来,写和不写都有大道理
,这种大道理,就是春秋大义。
“公羊”、“谷梁”是家派的名字,后来变为《公羊传》、《谷梁传》。《公羊传》在
发挥《春秋》的褒贬,从而找出“微言大义”
(微言是意义精微的话,大义是堂堂正正的道理)和“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这种发挥
,未免失之穿凿附会,但研究中国人的大道理,却很有用。公羊久成绝学,到了清朝,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