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孙中山研究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清朝根据祖训,不设宰相,殿阁大学士都名过其实。但有“大学士”“太子太傅”头衔

的人,都被尊称做“傅相”。李鸿章在一八七0年得到“大学士”头衔、一八七九年得到”

太子大傅”头衔,所以孙中山称他“李傅相”,这种称呼,是非常合乎规格的。

  吴敬恒在《中山先生年系》一八九四年二十九岁条下写道:

  是年七月一日中日开始宣战。自传曰:“至甲午中东战起,以为时机可乘,乃赴檀岛美

洲。”出洋后,邮上李鸿章一书。所以知其邮上者,因书中有“文于回华后……”

  云云也。邮书必在八月,因是年九月十月份之上海万国公报已登该书矣。又此书首言”

窃文籍隶粤东,世居香邑,曾于香港考授英国医士”云云,若甲午前曾深夜晤李于私邮,必

不做此开端。则别传冒险之说,必系传闻之误。

  吴敬恒这里所说:“若甲午前曾深夜晤李于私邪,必不做此开端。”是对的。但必须证
第 31/232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