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李敖快意恩仇录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示未能保我,至感难过。从此以后,我恍然大悟:决定自己处逆境时,绝对不要妄想正人君
子会援之以手。此后二十年问,我再也不敢“连累”他了。直到一九八七年五月间,为了他
一稿两卖,涉及文星版权的事,我们才通过信。五个多月以后,他就死了。在他死前最后十
年,他与我比邻而居(他住在我家大厦旁边的电梯公寓里),古人“天涯若比邻”,我却
“比邻若天涯”,梁实秋说他自己在台湾过的是“苟且偷安、逃避”的生活,我却不屑如
此。双方有这么大的差距,多么“天涯”呀!
  我写《胡适评传》出版后,梁实秋写了一篇《读<胡适评传>第一册》,对我是很捧场
的。那时我在文星威风八面,文星势力如日中天,文坛中人,做“敖之颂”者,自余光中以
下,颇不乏人;而余光中以上,梁实秋等亦与焉。后来文星被封,最早对文星不够意思的,
却又是梁实秋、余光中等正人君子。萧孟能当时在日记中曾痛感于此。梁实秋在文星盛世,
与我们交情,大有王婆口中之“小”,那时胡秋原骂萧孟能“一书贾耳”,梁实秋乃写篆文
“一书贾耳”一方,以赠孟能。那时我尚未戒酒,梁实秋乃以金门名酒两瓶,以赠敖之。后
来文星被封,梁实秋与李敖划清界限,日见其严。从此这篇《读<胡适评传>第一册》之文,
即不见收于他的文集矣!不但生前如此,他去世后,报章上炒他的遗作,解数毕出,从少不
更事之文,到老犹多情之作,无不遍搜靡遗。但我奇怪,梁实秋生前的这篇重要怯文,却为
什么总被忽略了?
  想是李敖问题大多,以致祸延梁文吧?
  余光中也是文星时认识的朋友,此人是王安石看不起的。“福建子”为人文高于学、学
高于诗、诗高于品,但聊天时满有趣,尤善巧思。他为人最喜招朋引类、结党营诗,我在文
星时,他极力拉拢我,邀我参加师范大学的“现代诗朗诵会”,奉我为贵宾,介绍到我时,
第 175/392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