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当代小说 » 李敖快意恩仇录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痴心女子也。至于我个人,至今犹未忘情于殉情,只是我年华老去,而高中漂亮女生又贪生
怕死,所以殉情云云,只是幻觉而已。
  我在性观念和性关系上的开明、进步,不但幻觉于殉情上,还幻觉于其他方面,譬如
说,如果人能选择自己的死法,我倒觉得有一种死法最值得向往,那就是“阿蒂拉(Attila
the Hun)式死法”。阿蒂拉是五世纪时的匈奴王,武功所及,包含了大部分中欧和东欧。
此公外号“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其凶悍可想。但其死也,不死于沙场,却死于
与德国少女伊尔梯蔻(Ildico)花烛之夜,性交高潮中,女方欲仙欲死,男方却真仙真死
矣!英文有成语“甜蜜死”(thesweetdeath),即指此也。这是我最向往的一种死法。别
说这种福气只阿蒂拉一个独享吧!十世纪的教皇列敖八世(Leo VIII),就是与情妇私通时
死于高潮的;十九世纪法国总统福尔(FelixFaure),也是与情妇私通时死于高潮的,可见
“阿”道不孤,有后望焉!结论是:与其形而上七窍流血而死,不如形而下一窍流精而亡。
云雨巫山,断肠有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在台大做学生时候,常去台北市衡阳路十五号文星书店,一天在进门门框背后,看到
一幅画,是华特·奥托(Walt Otto)的《夏日即景》(Summer ldyll),画一裸体少女,
伸出一足,溪边试水,我被这画迷住了,画的尺寸是五五X四五厘米,我从没见过这么大又
这么美的裸画,可是我是穷学生,当时价钱连问都不敢问,只能多看几次,就依依而去。不
久这画卖掉了,谁买去了也不知道。但我心中挂念,从未忘记。
  四五年后,我因缘际会,变成了“文星”的要角,一天我跟萧孟能提到这幅画,他说他
可托人再买一幅,特别送我,后来他果然依诺送来,完成我穷学生时代的心愿,这画至今还
挂在我卧室中。除了审美-对女人的高度鉴赏力外,我对艺术的鉴赏力也极高,这是一般人
第 145/392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