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既然重视教育,必然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他说: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官人》)
这就是说,老师是知识最多的人,他可以为人智慧的源泉,他是道德高尚的人,其行为可以为人表率。值得注意的是,贾谊十分推崇教师的社会作用,所谓"人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人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正是对教师作用的高度评价。所以他认为"与师为国者帝"(同上),就是说要当皇帝的话,便要尊重老师;"取师之礼,黜位而朝之"(同上),为了迎接老师.皇帝应该罢朝以平常人的身份亲迎。
教师的地位既然如此崇高,那么其职责必然也就十分重大了。贾谊《新书》有《傅职》一篇,便是专门论述教师职责的。这篇文章虽然是讲大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及诏工、太史的职责,但就其内容来说,很多也是一般教师所应具备的。例如,贾谊说:"天子不谕于先圣人之德,不知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不博古之典传,不侗于威仪之数,《诗》、《书》、《礼》、《乐》无经,天子学业之不法;凡此其属,太师之任也。"这里讲的,除了"君国畜民之道"外,其他方面在古代来说,也是一个有知识的人所应掌握的内容,因而也是一般为师者所应尽之职责。贾谊认为,太傅的职责是以"大行、大礼、大义、大道",如"恩于亲戚"、"惠于庶民"、"哀于丧"、"敬于祭"、"诚于赏罚"、"厚于德"之类教导天子;大保的职责是以行为规范,如处位要端,受业要敬,言语要序,音声要中律等等,辅导太子;诏工的职责是指导帮助天子欣赏音乐舞蹈;大史的职责则是指导天子掌握天文节气、宗教祭把。凡此种种。很多都是封建社会教师必须懂得并且要教会学生懂得的东西,所以我们说《傅职》所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对一般教师职责的论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贾谊的教育思想是相当丰富和比较全面的,而其最富特色之处是关于胎教和早期(学前)教育的部分,这些论述,可以说是开中国教育理论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