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五届作品集《茶人三部曲》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那不是无法无天吗?"
  "就是无法无天!"嘉平又间,"你信奉什么主义?"
  "我信奉陶渊明的桃花源生活。要说主义,就算是陶渊明主义吧。"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主义,就是无政府主义。"嘉平斩钉截铁地说。
  嘉和很是吃了一惊,竟然闹了半天,陶渊明主义就是无政府主义。不过他到底年轻,脑子急转弯,接受新鲜事物也快。况且此时此刻的杭嘉和已经被他的弟弟杭嘉平彻底征服了。在他这样的年龄,思想这种东西,只要有力,摧枯拉朽,反叛一切,振聋发喷耸人听闻,便必是光明的自由的科学的进步的。所以杭嘉和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思索,便立刻臣服于无政府主义。为了表示他的实践勇气,他听从了嘉平的建议:因为无政府主义是主张废除血缘关系的,所以,他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抗氏姓"无"掉了。
  他们接下去的勇气和胆略震撼了里里外外,1919年的整个夏天,忘忧茶庄和楼府,都被嘉和几个兄妹弄得B瞪口呆。一方面,他们不准他们的茶庄卖茶,另一方面,他们又万分诚恳地拿出自己不多的钱来,敬请撮着、婉罗这些所谓的"劳工阶级"们到西湖边忘忧茶楼去品茗喝茶。"劳工阶级"们很生气,说:"别瞎胡闹了,今年的春茶到现在还不让卖,你们到底还是不是杭家门里的人?"
   "我们早已不是杭家的人了。我们谁的人都不是。我们'无'人。"
  他们说出来的话,忘忧茶庄的"劳工阶级"们真是一句也听不懂,但他们不在乎。话说他们把家里的下人们赶得一个不剩都去逛了西湖,让他们的母亲沈绿爱下厨,并给坐在禅房里的父亲杭天醉送去一副水桶挑担。杭天醉朝他们白了白眼,便去了灵隐寺,在那里品茶,茶禅一味,心静。他的儿女们却心热如火,他们几个,包括小姑娘嘉草在内,则统统跑到忘忧茶楼里去跑堂,当店小二茶博士。他们免费让穷人坐茶楼,轰动全城。一时四方乞丐蜂拥而至,臭气熏天,污秽遍地,吓得老茶客们落荒而逃。茶楼老板林汝昌年事已高,本来就惨淡经营,勉力支撑,见一帮少爷小姐胡乱糟蹋家业,气喘吁吁地跑到羊坝头告状。
  谁知羊坝头忘忧楼府的整个情况,比茶楼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平大开了后门,一群南来北往的小乞丐们占据了偌大一个后花园。嘉草正指挥着他们在从前养金鱼和睡莲的池塘里洗澡。嘉和给他们在厢房里安顿地铺,他们打算建立一个孤儿院,来实践他们的无政府主义之理想。
  嘉平跑到父亲的禅房,张开两只手掌:"天醉同志,请给我一些钱,不用多,只要够让我们开办孤儿院就行。"
  天醉手里拿了庄子的《逍遥游》,瞠目结舌了半天,才说:"你别跟我说话,找你妈去!"
  "绿爱同志说得由您批准,否则她不给。"
  "你叫你妈什么?"
  "无政府主义者是只有同志没有爹妈的。"
  杭天醉僵立了一会儿。他感到又气愤又荒唐又不知所措。没有人教他该怎么办?除非赵寄客在场。他倒也没有觉得儿子们的行为有多少大逆不道,在道德的叛逆上他和他的儿子们至少在走向上相同。可是他需要清静、安心,他还需要一种适意的渐次有规律的生活,这是他对从前拍大烟生涯的彻头彻尾的反动。从前杭天醉一向讨厌有规律的生活,人到中年以后,却觉得这种静褴的生活滋养了他,他非常需要这样一种纯自然的生存方式。至于社会,他是背对着它的,来自社会的声音,无论欢呼还是抗议,对他个人灵魂的拯救都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此时的杭天醉,走向社会的独木桥已经抽掉了。他隔着深渊,用他的梦眼看着彼岸的喧哗与骚动。他也找不出语言来与儿子们对话。如果他用他自己的语言,儿子们根本不懂,如果他用儿子们的语言,他却完全地不会用了。"还是吃茶去吧。"他便想起了赵州和尚的喝语,这是他企图用悬置的方法来对待生活了。他突然发现他对从小浸淫在其间的"茶",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原来不管你碰到万千烦恼,只需吃茶去,便一了百了。他为这进入了佛理的茶禅而快慰起来,脸上便有了几分和悦。
  "我吃茶去了。"
  "那办孤儿院的钱呢?"
  "我吃茶去了。"
  "你给了钱再去吃吧。"
  "我吃茶去了……"
第 181/592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