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造造声誉。他是带着一种胆气较壮的心情出去的。
家霆在八点钟时,等来了冯村,两人一同到“民声新闻专科学校”去。这学校位于重庆闹市区保安路的基督教社交会堂。基督教社交会堂周围,以前被敌机炸得一塌糊涂。除礼堂外,还能看到的是一大片大轰炸后残留下来的瓦砾。在被炸平了的空地上,新筑起的七八间平房,就是“民声新闻专科学校”的校舍,里边放着桌椅、黑板。
家霆随冯村去后,在一间小平房里,见到了穿西装的陈教务长,一个学者型的人,五十岁光景,上海口音。同家霆谈了话,问起家霆在上海的一些情况以及途中来大后方的情况。好在家霆会讲一口娴熟的上海话,对上海也熟悉。外加去年来大后方时一路的情况与目前并无多大不同。谈了一些,口头禅“好啊好啊”的陈教务苌高兴地点头:“好啊好啊,欢迎你!”他让一个会计模样的人帮家霆办注册报名、收费手续,并且说:“抗战时期,一切从简。我们这里条件比较艰苦。课是下午七时上,你住处不远,还算方便。有些同学,住得远,由于交通不便,从下午四点左右起,就得从郊区步行来校上课。由于发电机早被炸毁,我们晚上没有电灯照明,要点蜡烛上课。你对这些困难不介意吧?”
家霆摇头,说:“当然不介意。我只希望早点入学,多学到一点东西充实自己的能力。”他在得胜坝上学时,竹笆糊泥的房子、烂泥地、桐油灯,都比这里简陋艰苦。
“好啊好啊!”陈教务长满意点头,“我们这里上课的教员有不少是新闻教育界的前辈,报界的总编辑、主笔,书店的总编辑,也有知名作家,我想,你是会满意的。”
家霆见那几问作为教室的平房里,此刻坐着上课的是些男女小学生,感到诧异。冯村注意到了,说:“房子紧张,教室白天归小学用,下午五时以后,才归‘民声新闻专科学校’用。”
①李济深:此时任军委会驻桂林办公厅主任。
《战争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