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
灰蒙蒙的厚厚的雨云,仍在向广阔的天空铺展。天总是潮湿闷热,阴晴相间,夜里也总是降雨。
贴满罢课标语的蜘蛛穴山上山下,到处散散落落地有踯躅着的学生。住在县城和得胜坝街上的教师们,都不到学校里来了。住在学校里的极少数教师也不见露面。
鄂西激战已经一月余了。这些日子,第六战区以十四个军的兵力阻止日寇六个半师团进攻,进进退退,终于恢复了所失阵地,给日寇以一定的消耗,毙伤日军万余人。报上常在报道战果,却没有眼前学校的罢课受学生注意。
罢课坚持着,学生仍在画漫画、贴标语,并且“没收”了训育处的油印机也印起仿制的传单到处散发,也往重庆邮寄。连由县城开往重庆的火轮上,也贴满花花绿绿的传单和漫画。学生罢课委员会的代表们,发动子女回家做父母的工作,争取同情,到县城的校本部进行联络,扬言三天之内邵化不给满意答复女生也立即罢课!
这是第二天上午,家霆和窦平被训育主任马悦光找去“谈判”。两人经过操场到李氏宗祠马悦光的办公室里去。
家霆心情十分复杂。有时,在这种尖锐、复杂搏斗似的生活中,一天所学到的东西确实“胜读十年书”。怎能想到“马猴”不但不是坏蛋而且是这样一个人呢?又细细一想,他哪点像猴子呢?其实一点也不像,给他起绰号是损他的。真懊悔给他起了那么一个难听的绰号“马猴”了。
家霆思前想后,凭着自己已了解的情况加上想象、分析,找到了马悦光的“轨迹”。许多事情一件件像电影放映时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呈现在眼前:
他,一定是同赵腾老师有联系的。赵腾失踪后,他失去了联系。为了寻找关系,他不能等待。既然赵腾是立足这个中学的,那么,这学校里必然会有留下来的人。他自然千方百计来到这个中学。
终于,发生了《新华日报》事件。邵化要查,他一定以为通过报纸可以找到线索。他追逼,牢牢不放,并想通过考验,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他要找的人,可不可以发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