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四届作品集《白门柳》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李十娘脸一红:“奴家、奴家怎么晓得?只怕、只怕侯相公说着玩儿,也未可知……”她讷讷地说,向梅朗中投去责备的一瞥,低下头去。“你真笨,怎么当众问我?眉娘姐姐不肯说的事,我敢揭破她么?”她仿佛这样说。
“嗯,我知道!”一个低沉的嗓音从李十娘身旁响起来,那是张自烈。他的脾气有点孤僻,进门以来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他这会儿突然开口,大家都感到意外,不约而同地望着他。就连顾眉也收起了放荡不羁的劲儿,疑惑地睁大了眼睛。
张自烈却没有立即说下去,他举起酒杯,呷了一大口酒,不知为什么意态有点萧索。“这是孝升亲口告诉我的。”这样说了一句之后,他又住口不说了,神情却变得越来越颓唐。
“酒!”他说,指一指杯子。
大家目不转睛地瞧着他,感到惊疑不定。梅朗中慌里慌张地端起酒壶,给他斟酒。
这时,只听张自烈呻吟似地吟诵起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样吟诵之后,他就一手抓起酒杯,猛地喝下去,随即瞪着眼睛,把正在发怔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扫视一遍。
“怎么,啊,不明白?”他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啊,莫非眉娘要归龚孝升了?”梅朗中冲口而出地问。他平日嗜诗如命,当然知道张自烈刚才所诵的,是南宋词人辛稼轩的名作《永遇乐》中的几句。
张自烈点点头,长叹一声,说:“孝升同眉娘已有百年好合之约,花烛迎娶,只是年内之事了!”
其余的人本来也隐隐猜到是这么回事,但张自烈正式把它说出来之后,大家仍然忍不装氨了一声,随即不知为什么,也像刚才张自烈那样,一个个变得沉默起来。
“孝升”是合肥才子龚鼎孳的字。他在江南文坛中,也是个知名人物,更兼年少得志,八年前就中了进士,在湖北蕲水做了几年县太爷,如今被召往北京,准备另有任用。人人都说他来日方长,前程无量。顾眉急于选婿从良,她跟侯方域的交情本来不错,但侯方域的态度忽冷忽热,令她无法把握。最近龚鼎孳途经南京,有人便从中撮合,果然一说便成。这在顾眉私心中,是颇为满意的。刚才她阻止侯方域说出来,无非是她还打算向他私下有所解释。到了张自烈说话的当儿,顾眉知道事情藏不住,已经准备着大家起哄,并且想好了一番应付的话。谁知,出乎她的意料,筵席上到头来却是一片静默——陈贞慧和侯方域微微低着头,仿佛在沉思;顾杲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冒襄和吴应箕各怀心事地皱起了眉毛;张自烈一个劲儿地喝酒;梅朗中的眼光仍不住往李十娘身上溜;后者却垂着头,仿佛在黯然自伤。只有黄宗羲泰然自若,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气……顾眉忍不住了。
“哎,怎么啦?莫非这有什么不好?”她诧异地问。
大家如梦初醒地动了动身子,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
“哦,好极好极!”侯方域首先打着哈哈说,“孝升一代才人,英姿秀发,得眉娘入辅中馈,正所谓鱼水相得。他日龙云俱化,只怕要羡煞我辈了!”
“那你们怎么一个个都板着脸儿,倒像奴家做了什么错事似的?”
“这——”侯方域不自然地笑了笑,“我想大家是有点舍不得你“啐……”顾眉绯红了脸,“侯相公又开玩笑了!”
“不,朝宗说的是实话!”顾杲一本正经地插嘴说。然后,像征询意见似地望了望在座的人。大家都不自然地点了点头。李十娘的眼圈儿已经开始发红,显出随时要哭的样子。
顾眉瞧瞧这个,瞧瞧那个,不禁呆住了。
“嗯,你不妨想想,要是今后筵席上少了眉娘,我们会快活么?”
侯方域说。这一次,他的语气十分真诚。
第 38/557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