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三届《金瓯缺》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知道赵大嫂一向早起的习惯,她很快就会把刘七爹带来与丈夫厮见.抓住这将明未明前的一刻,亸娘携起丈夫的手,推门而出,在庭院中徘徊一回.这时露珠未晞,霜华犹白,一阵风过处,把亸娘本来没有梳好的头发吹得更加蓬松了.他们的目光越过短短的墙垣,看到城楼背后蓝灰色的天幕上,还挂着一钩将沉未沉的残月,它看上去好象一片切得薄薄的萝卜,浸在汤碗里,在它周围还有几颗摇摇欲坠的星.两人都意识到今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了,也可能是永远没有了,那么现刻就是他们可以盘桓在一起的最后时刻,可是谁也没有本领把那些星星和那片萝卜似的残月摘下来延长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他们来了,他们来了!"亸娘两三次梦呓似地对自己惊呼,直等到他们真正到来时,她的精神忽然振作起来.她招呼了客人,忙碌地为丈夫整理行装,然后抽空把自己的纤小的手握在赵大嫂的粗糙的手掌里,她是想用这个动作来向大嫂表示今后她的一切要听大嫂的调动了,并以此向丈夫保证她是听丈夫的话的.
与刘七爹谈话后,感到山里的任务吃紧,马扩的胸膛中好象燃烧起一堆烈火.他们三个人略为商量一下以后,就决定把预定的计划再提前半日,不是吃罢午饭而是吃罢早饭,告别了母亲、两个嫂子、妻子、侄儿就要上路.
"儿子休走!"马母急忙忙地赶出来,"俺一清早蒸上的肉馅蒸饼想已熟了、透了,你们把这一笼饼子都包去,不要留下一块."
利用等蒸饼凉一凉的时间,马扩和母亲说了一会家常,忽然趁母亲冷不防之际,一把把她搂住了,把自己的面颊尽往她的面颊上贴去.然后又把一绺从她的银簪中逸出来的白发塞回到冠子里.头发既没有梳拢好,冠儿又戴得歪歪抖斜的,显得有些草草了事.
"三叔做不来此等之事,毛手毛脚的,"大嫂在一旁笑他道,"还不如请你媳妇来拢."
说他毛手毛脚,索性就毛了,他卷起一张蒸饼,直往母亲的嘴里塞去:
"娘自来最爱吃肉馅蒸饼,把这张饼子吃了,权当儿子对您的一番孝心."
母亲吃完了这张饼子,大家都把他们送出门外.真正离别的时刻来到了.马扩最后一次的目光落在亸娘的腹部,家人们懂得他的涵意,大家用同样关切的目光向他作出"集体保证",叫他放心南行.
①军,宋朝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在州县之间
②契丹语.原为逐水草处畋猎,建立行帐之意,后来引伸为辽皇帝出行所在之地,相等于汉语中的"行在".见《辽史·营卫志》
③宋朝的司法机构,中央地方都有
④这里泛称官府
⑤宋朝时总称各级从上至下的命令为指挥
⑥当时在两河的民间武装
第三十章
(һ)
刘七爹是真定土著人氏,他的老家在真定西北新市鲜虞亭,乃是历史上著名的胜地,载在《真定府志》.
刘七爹已说不出从哪一辈子开始,他们刘家就已迁到鲜虞亭落户,那可能是比它成为历史古迹还要早一些的年代.他祖父、父亲和他本人一辈子都在府城周围的圈子里转,大约周围三、五百里方圆的城廓山乡没有一处不留下他们的脚印.尤其是刘七爹本人,说得夸张一些,在那个圈子里每一棵比他年长十倍、二十倍、或者与他同年辈、以及可算得是他的晚辈的树木莫不是他的新交故知.联系着这些熟悉的树木,就有一连串乡土历史、掌故琐闻从他脑子里涌现出来.
离开鲜虞亭四十多里路的赵家道口,有一棵两个人环抱不起来的大槐树.故老相传,这个赵家道口就是三国名将常山赵子龙的故乡.刘七爹还能找到树干上一块树皮早已剥去、疤疤节节的地方,留着赵子龙儿时亲手刻下的名字.字迹固然模糊了,刀刻的痕迹还是凿然的.他坚持说如今真定府二十四房大大小小的赵姓的人都是赵子龙的子孙,真正的"龙"子"龙"孙,因为赵匡胤也是赵子龙的子孙.赵云入蜀前是否在故乡娶妻生子,蜀汉灭亡后,他在四川的子孙是否又迁回原籍、后来与赵匡胤联了宗,这些历史都无从查考了,不过刘七爹言之凿凿,他自己是坚信不疑的.
第 271/377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