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三届作品集《穆斯林的葬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大家都来观赏这株绿色植物。噢,是一盆花儿呀?是的,一盆并不娇艳的"花儿",而且不是用钱买来的,严教授送给了楚雁潮,楚雁潮又送给了韩新月。各人都可以凭自己的眼睛去估量它的价值,但要估量得准确,恐怕也很难。
  紫色的瓷笔洗里一泓清澈的水,一段被齐齐地锯断的短木,没有土壤,没有肥料,它竟然神奇地活下来了,活得那样好!柔嫩的幼芽,它的力量能够穿破粗硬的树皮,倔强地往上长,往上长,一股蓬蓬勃勃的朝气,谁也不能阻挡。现在,新枝更茁壮了,绿叶更葱茏了,缀在细茎顶端的花苞,终于开放了,小小的白花像繁星点点,浓郁的清香飘散满室,沁人心脾。巴西木,生命的神木;巴西木,青春和力量的化身。楚雁潮全部的心意,都在这里面了,他不必做任何解释了。
  "谢谢,谢谢楚老师,"韩子奇说,他感到了这位年纪轻轻的学者不愧为人师,给新月带来了力量和希望,"韩退之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月得遇这样的良师,真是不胜有幸了!"
  "不,韩伯伯,"楚雁潮谦逊地说,"是您的家教好,新月同学将来一定会做出成就的,她很自强,心中有远大目标......"
  新月抚着瓷笔洗,双眼望着她的老师,在老师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明天!"老师,《铸剑》的译文带来了吗?"她突然问。
  "哦,带来了,昨天晚上才赶出来的!"楚雁潮从提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大信封,递给新月,"你是我的第一个读者......"
  新月迫不及待地就要抽出里面的稿纸,楚雁潮微笑着拦住她:"以后再看吧,现在,先给你过生日啊!"
  "好,快点蜡!"陈淑彦快活地嚷道,把火柴放在桌上。大家都围坐在餐桌周围,一片欢乐气氛。
  "嗯......"新月拿起火柴,"那就请......"她激动地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最后,目光停住了,"楚老师是今天最尊贵的客人,请您给我点燃生日蜡烛,好吗?"
  "我?"楚雁潮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有推辞,他伸出手去,接过了火柴,轻轻地划着了,一朵火焰在他眼前跳动,跳动,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举着这朵跳动的火焰,点燃了第一枝蜡烛,然后,再用它去点第二枝,第三枝......
  第十八枝蜡烛也点燃了,十八朵火焰在跳动,在闪烁,十八颗金星映在新月黑亮的眼睛上。新月望着燃烧的蜡烛,望着向她祝福的亲人,望着她的老师,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十八岁了,过去的十八年,就这样送走了,她生命的第十九个年头,又开始了。在她的面前,有黑暗,也有火光;有灾难,也有希望。
  服过了临睡前的药,陈淑彦就催着新月躺下了,她伯新月太累。本来她想把新月换下来的衣服趁晚上洗了,可是都被姑妈收走了,连她的一块儿收的。姑妈对她们俩一样地疼。陈淑彦无事可做,就熄了灯,躺在新月身边。
  淡淡的月光透过窗纱反射进西厢房,朦朦胧胧可以看见写字台上的那盆巴西木。新月把它摆在这个房间里最重要的位置上,还换了清水。现在,那绿叶,那繁花,在幽暗的房间里吐着清香,仿佛给七月的夜晚带来了一缕凉风。
  "这会儿,楚老师已经回到学校了吧?"新月像是问陈淑彦,又像是自言自语。
  "早该到了,你就别替他着急了,一个男人家,怕什么?"陈淑彦说,"哎,你们这位楚老师,对学生可真好!"
  "那当然,他是我的老师嘛!"新月喃喃地说,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得了,老师跟老师也不一样,瞧我们在中学时候的那个班主任,没给过我一回好脸儿,也不知我哪辈子该了他的账......"
  新月没说话。她想不起来过去的班主任对淑彦怎么不好,也许是淑彦因为出身不好总在疑心别人歧视她?对这个问题,新月愿意避开不谈,她不想刺激淑彦再想过去的烦恼。
  陈淑彦却只顾说下去:"本事不大,架子不小,哪儿能跟楚老师比啊?瞧瞧人家,说出话来就显得那么有学问!"原来陈淑彦也并非和过去的老师有多大的仇,只不过是拉出来和楚雁潮做一番比较,同是班主任,这一比就差远了,"人比人,气死人!"
  "不能这么比,"新月笑笑说,"楚老师是北大的高材生,严教授的得意弟子,名师出高徒啊!"
第 129/261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