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三届作品集《穆斯林的葬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楚老师,"韩子奇感激地望着楚雁潮,"小女给您添了很多麻烦,请您到合下......"
  "韩伯伯,您不必这么客气,"楚雁潮第一次见到新月的父亲,不知不觉地就显出了腼腆甚至有些慌乱,老人家对他这个晚辈还尊称"您",使他很不安。但是,现在不是向这位长者表达仰慕之情的时候,他只能说些客套话,"我看着新月顺利地出院,就放心了。回去之后,她需要安静地休息,今天我就不到府上去打扰了,改日再......"
  "过几天,您可一定来,噢?"新月说。
  "哦,一定,一定,在翻译当中遇到什么问题,我还要找你商量呢!......"楚雁潮扬起手,轻轻地挥了挥。
  车子开走了,穿过林荫小径,开出医院大门,往左拐,经东单驶上了宽阔的长安街。
  天气好极了,碧空澄澈如洗,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骄阳下熠熠生辉,天安门城楼上红旗招展,马路上空悬挂着一道道彩绸的长链,不知刚刚迎接了来访的哪位外国元首。
  如果说,新月入院的时候太仓促,太凄惨了,那么,这次的出院却很安然而又很有气派,小汽车在彩旗下飞驰,像迎接贵宾似的。
  车子沿着长安街一直开到宣武门,然后拐入槐柏树街,向南驶去......
  "博雅"宅门前,韩太太和姑妈已经望眼欲穿。
  "新月,我的命根儿!你可回来喽......"姑妈的欢迎仪式是抱头痛哭,好像久别重逢。其实,这一个多月,她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娘儿俩常见面。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也轮番去探视、去照顾新月,家里倒比医院里冷清。
  新月俯在姑妈的肩膀上,也哭了,她实在是想家了!
  "得,甭哭,"韩太太抹着泪说,"孩子好容易平平安安地回来了,是喜事儿!"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进了门。
  韩子奇出于礼貌,得陪着司机在上房客厅里喝茶,说话儿,别的人就都簇拥着新月进了西厢房。
  西厢房里窗明几净,方砖地精心地擦洗过,雕花隔扇纤尘不染,床单是刚换的,天热了,换了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为了迎接新月归来,家里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还是家好啊!"新月坐在自己床上,发出深情的感叹。
  "这都是淑彦给你收拾的!"韩太太笑盈盈地说,"这些日子,家里躺着一个,医院里躺着一个,淑彦两头儿跑,把这孩子累坏了!"
  "咳,这算什么?"陈淑彦扶着新月的肩膀说,"新月把我当成亲姐姐,我还不什么都是该做的?伯母,您老是这么客气......"
  "好,不跟你客气!"韩太太爽快地说,"淑彦啊,你往后就把这儿当成自个儿的家,下了班儿就往这儿来,跟新月住这屋,夜里吃个药啦,试个表啦,好照应着她点儿,比我们这两个不认字儿的老太太强!"
  "这太好了,"新月拉着陈淑彦的手,"妈想得真周到,我就愿意让淑彦陪着我!"
第 121/261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