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二届作品集 《沉重的翅膀》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夏竹筠在隔壁叫了:“老郑——你的电话。真讨厌,又是那个姓叶的女记者。”
  声音那么大,叶知秋在话筒里一定听到了。
  “是,我是郑子云。”
  叶知秋的声音里,有种神经质的兴奋:“我收到编辑部转来的一封匿名信。”
  “什么意思? ”郑子云看见夏竹筠伸长了耳朵停住了手里正在摇动的绢扇。
  “说我是个道德败坏的女人,除了和合作者睡觉,还和被写到的主人公以及某副部长——也就是阁下,勾勾搭搭,编辑部不该发我那篇文章,诸如此类。”
  “我很抱歉。”郑子云打心眼里感到歉然,好像是他侮辱了她一般。
  “你觉得奇怪吗? 其实并不新鲜。连大名鼎鼎的某记者,写了一篇为好人伸冤的报告文学,不也让人糟踏得一塌胡涂吗。”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
  夏竹筠“啪”的一声把小折扇摔在茶几上。郑子云下意识地用手护住电话机,好像夏竹筠会过来砸它。
  “不,不必,谢谢。告诉您的意思,不过是希望您当心暗箭,我估计这匿名信是田守诚手下那些人干的。再见! ”
  “再见。”
  太过分了。
  有过很多不愉快的事,郑子云可以不去计较,但不计较不等于不存在。
  郑子云在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似乎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各个方面到部里索取讲话稿和听取重工业部研究、开展这方面工作的情况的人络绎不绝。接待来访者的工作,一直由部调查研究室的同志负责,因为在开展这项工作中,他们是起实际作用的人,是了解情况的人。他们读过不少书,做过不少研究,还到几个工厂去蹲过点,郑子云在讲话中提到的不少情况,都是他们总结、提供的。
  田守诚事前对这次会议持否定态度,会后又对会上未能贯彻大庆的政治工作经验和“兴无灭资”的讲话精神很有意见,后来不知又从哪里听到了什么风声,突然通知部值班室,凡是到重工业部了解这一工作开展情况的单位,一律由林绍同组织接待。
  用意很清楚。郑子云不愿把这件事的动机想得太庸俗。但到底,那是同志们日日夜夜辛劳的结晶。
  现在,又去糟踏一个无权、无势,没有反抗和保护自己能力的弱女人。这些人对付恶,是那样的懦弱、胆怯,对付一个女人,却是那样的强大、勇敢。何等的可悲啊。
  夏竹筠连珠炮似的发问:“你抱歉? 为了什么? 你要替她做什么? ”天哪,她想到哪儿去了。
  郑子云定睛看她。
第 87/148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