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堂会上配戏。那是他精神生活所达到的一个高峰,至今回忆起来,
还不禁心荡神弛。他最早学的是花旦,师法的是筱翠花的路子;后来
又改攻青衣,《三堂会审》是他的拿手好戏;到解放后他乾脆下了海,
因为剧团里缺小生,他便又转了小生,虽说一直是给二流旦角配戏,
他倒也怡然自得。「文化大革命」中因为 「京剧革命」革掉了小生小嗓
这个行当,他便在「样板戏」中充当零碎杂角,演个村民甲或匪军丙
什么的。粉碎 「四人帮」以后,他又演上了小生,因为小生演员奇缺,
他在团里的地位居然扶摇直上,近来竟有两、三个挑大轴的旦角约他
配戏。他忘掉了自己的年龄和经受过的烦恼,兴致勃勃地投入了频繁
的排演和演出活动,产生出一种 「恢复了艺术青春」的感觉。半年前,
他还不惜自费去了趟上海,以「程门立雪」的虔诚,感动了高龄的俞
振飞,得到接见晤谈三十多分钟的殊荣。回京后他一提及这位老前辈
便称 「俞师」,这回同澹台智珠排演 《卓文君》,他便声称要在台上 「重
现俞师当年风貌」。对于澹台智珠,他评价颇高,认为是团里如今最有
前途的旦角演员,「融四大名旦之长,文武昆乱不挡,大红大紫指日可
待」。他关心的确实只是如何把那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同为主角的新戏
码早日推出,而对澹台智珠绝无邪念。因此他在与澹台智珠接触时从
未问过她的爱人是谁,直到刚才他急匆匆赶到澹台智珠家中时,他脑
海里也没有与她的爱人相会的思想准备,所以一旦李铠以这种毫无掩
饰的厌恶面目对待他时,他便大吃一惊,手足无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