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钟鼓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子弟特殊化啦……可小磊子成才的经历本身,也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
还有足以战胜阴暗面的光明力量,这个力量有时也许是零散的、不起
眼的、无形的……可它到底还是有胜利的时候……」张秀藻对爸爸妈
妈这种一本正经的议论并不怎么感兴趣,她发表感想说:「多聪敏呀—
—不坐飞机,而是坐火车回来;火车车窗提供给他的,不知要比飞机
舷窗能提供给他的,超过多少倍!何况他们去的时候,已经坐过了飞
机……他说他记了一本《乘火车回国日记》,真想向他借来看看!」爸
爸妈妈都说:「那你就去借吧!」
第二个星期日,她便去荀磊家借,荀磊爽快地借给了她。她当晚
便读了。后来又带到学校,每晚偷偷重读一部分。她惊讶地发现,虽
然他们以前并不认识,而且各自的生活经历也有那么多的差别,可他
们对生活的看法,却有著那么多相通的地方……她把那本日记压在枕
下,头一次体验到失眠的滋味,一颗少女的心,在胸腔里被爱慕和向
往煎熬著……
又一个星期日,她去荀磊家还那本日记,发现荀磊的小屋里还有
另一个人,那是一位同她年龄相仿的少女,高高的额头(北京叫「奔
儿头」),深深的眼窝,油黑的大眼仁,鲜红的厚嘴唇,个子不高,体
态轻盈,头上梳著时下已经不多见的短辫,穿著一件质地、样式一看
就不同于国货的衬衫;头一眼望去,张秀藻心里本能的反应是:啊,
华侨,要么外籍华人,他们搞外事活动的人,所以有这种人来往……
第 55/49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