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文资讯 »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钟鼓楼》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运动员们常被选派参加各种正式的比赛,获奖者享有公开的荣誉,常
常在电视萤幕上出现,有的更被请去拍电影,以某种武艺高超的银幕
形象为人所津津乐道。另一个是民间自为的,每天清晨活跃于各公园、
绿地,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几乎从不为宣传机构所知,但在北京市的武
术迷心目中,往往比前一个武坛的明星,还有著更崇高更神圣的威望。
当然,这两个武坛相互之间并无冲突,而且也不乏交叉重叠的例子。
海西宾的习武,主要是受后一武坛的吸引。
海西宾每天上班,必骑车经过月坛公园。有一天他路过得早,见
一位老人正在树林中的一块平地上练 「地躺拳」,身段意态实在优美夺
人,不禁刹车叫好,后来更爽性进到树林,饱览那老人练武。当天二
人只淡淡交谈了几句,算不上真正相识。从那第二天起,海西宾天天
起个大早,赶到月坛与那老人相会,渐渐相熟,又渐渐由旁观到求教,
后来竟爽性拜那老人为师,习起武来。
那老人名段雁勤,虽已年近八十,看上去却只有六十开外。
段雁勤在民间武坛享有极高荣誉,他让海西宾先向晚他一辈的民
间武术家学基本功,介绍海西宾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师傅。基本功过了
关,海西宾便一门又一门地学习起来。在月坛公园由雷慕尼教会了 「陈
氏太极」,马长青教会了弹腿功;又到宣武公园拜 「花斑豹」富宝坤为
师,学了几套形意拳;再到礼士路小花园拜许增繁为师,学会了原地
转圈的 「八卦拳」,后来又到历史博物馆东侧,向打磨厂食堂做切糕的
第 385/494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