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一届作品集《东方》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童年及少年时期曾就读于"平民小学"及简易乡村师范,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并产生浓厚阅读兴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赴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后转至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至晋察冀边区,在部队中做宣传工作,曾任宣传干事、宣传科长、团政委等职.建国后亦未脱离部队生活,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文化部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中流》主编,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

1938年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长诗《黎明风景》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写下了《前进吧!祖国》、《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优秀散文.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国内引起轰动,"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主要作品还有电影小 说《红色风暴》(与人合作),散文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诗集《两年》、《不断集》,短篇小说《老烟筒》,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矛盾文学奖".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故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0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作品出版情况

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通讯集)1951,人文

长空怒风(中篇小说)与白艾合著,1951,中青

两年(诗集)1951,文生

志愿军叔叔和朝鲜小姑娘(故事)1952,中青

老烟筒(故事)1954,通俗

黎明风景(诗集)1955,人文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散文集)1956,中青

第 8/1285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