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一届作品集《东方》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我看小伙子们的情绪很不坏呀!"周仆的嘴角带着满意的笑纹.

"政委,你说怪不?"孙亮凑近政委的身边说,"前些天,全营有80多个病号,昨天只剩了30多,今天早晨,我说把他们集合起来,送到卫生队去,结果一个病号都没有了."

"一个都没有了?"

"嘿,一说打仗全好了,真比吃药还灵!"

"这是咱们部队的老传统呵!"周仆深有所感地说.他想起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和1946年,那时候,面对面的民族敌人打倒了,不少战士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要求复员,要求回家,要求解决婚姻问题和其他私人问题,曾经闹得很严重,每个部队都有好几十个病号.可是当阶级敌人在解放区的四围响起内战炮声的时候,那些恼人的问题,竟一霎时烟消云散,人人慷慨激昂开上前线,竟像没有发生过那些问题似的.多么叫人感到神奇!这些战士们,这些跟随着党战斗的工农子弟,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是真正通晓大义、照顾全局的.这些事,不止一次给了周仆最深的感动,使他对革命部队所具有的深厚的潜力,有着始终不渝的信心.

孙亮回到行列里去了.周仆还站在冷风里观察着在他面前行进的战士们.虽然今天的出发命令,因为要通过城市,明确要求他们"要特别注意着装整齐","尽量把新衣服穿在外面",可是经过整整一个夏秋的劳动,这些草绿色的军衣都几乎褪成白色的了,许多人的肩头上、膝盖上,还打着显眼的补钉.周仆知道,这些衣服,每一天都浸透过多少遍汗水呵!要是有人从他们的服装上来判断他们的战斗力,那就注定要犯绝大的错误.

歌声停下来了,战士们愉快地说笑着前进.

周仆站在路旁问:

"同志们!冷不冷呀?"

"政委,你瞧,我还老出汗哩!"一个扛机枪的战士愉快地回答.
第 202/1285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