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学经典 » 名家作品 » 茅盾文学奖第一届作品集《东方》
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

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一个冬天,不消说是无心欣赏朝鲜的冬景的.那时候,弥漫的风雪与漫天的火光交织在一起,形势危急,胜负难卜,东方人民的命运,正像万斤重担压在战士们的心头.尤其是出国比较仓促的那些部队,那些来自温暖的江南的儿女,他们戴着大盖军帽,穿着单薄的军衣,就进人到长津湖畔的冰天雪地之中,其艰苦情况可想而知.而现在却完全不同了.战线稳定,粮弹充足,洞外是雪花飞舞,洞里是炉火熊熊.祖国送来的冬装,更使战士们特别满意.那些棉衣不仅布好,棉絮厚,前胸还有御寒护胸棉,袖上还有防寒紧袖扣,每件棉衣的口袋里都装着针线包、救急包、杀虫粉和慰问信.此外还有漂亮的栽绒帽,厚厚的棉大衣与暖和的棉毛靴.这些贫下中农的子弟,许多人从小给地主放牛,放羊,放猪,连鞋都穿不上,哪穿过这样的棉毛靴呵!他们受到祖国这样的抚爱,心里很是感动,有人还写出这样的快板诗来:棉毛靴,模样强,牛皮包头帆布帮,底子好像装甲板,软毛足有三寸长.

穿上祖国这双鞋,浑身发热有力量.

挺起胸膛跺跺脚,地也震来山也响.

…………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士们的求战情绪益发高涨.当前的朝鲜局势是很明显的:现在既不是战争初期能否打退敌人的问题,也不是中期能否守得住的问题,而是如何把战线推向前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我们的主人公郭祥,就是这种求战情绪的代表人物.他的眼睛早就贪馋地盯上白云岭对面的花溪洞,以及隐隐可见的他曾经恶战过的黑云岭了.

这里,顺便交代,自白云岭战役之后,本营营长孙亮已调任副团长,由郭祥接任营长,副教导员老模范也当了教导员,这两位共过患难的战友,仍然作为"老搭档"领导着本营的工作.尽管他俩年龄相差很多,但在这方面却完全一致:都想很快把花溪洞山拿下来.为此他们作了一个周密的攻击计划,想挤到全师的计划中去.谁知计划递上不到两天,就传来完全相反的消息:部队很快就要下阵地了.郭祥深感意外,找到周仆悄悄地问:"政委,这消息是真的吗?"

周仆点了点头.

"转移到哪里去呀!"

"西海岸."

郭祥的脑袋耷拉下来了,半晌没有说话.周仆笑着说:"你恐怕有些不理解吧,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
第 1109/1285 页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